4月23日,开云全站中国有限公司第八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在开云全站中国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举行。此次学术沙龙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的王玥雯老师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的陈溪老师为主讲人,为大家带来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各自在学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怀民莅临参加,汪树东教授受邀参与活动,并对今日两大主题进行讲解点评。古代文学教研室汪超老师负责活动的召集。
王玥雯老师报告的主题是“浅译鸠摩罗什译经的语言风格——以《维摩诘经》同经异译本的对比为例”,选取了佛经翻译成熟时期的译经代表人物、译经史上四大译师之一的鸠摩罗什的译经为研究对象,主要立足于《维摩诘经》同经异译本的对比,以此探讨鸠摩罗什译经的语言风格。报告首先给出“语言风格”的定义,并结合佛经翻译的特殊情况加以阐述。而后,以玄奘、支谦等人的译本为参照,通过他们的译经风格与鸠摩罗什的风格之对比,归纳出的鸠摩罗什译经的三大语言风格,并分析“散文与偈颂相配”的佛经文学用语的发展和特色。最后,王玥雯老师通过对鸠摩罗什译经的语言风格所展现的翻译理念的分析表达了自己对这一主题的思考。报告生动详实,引人入胜。
陈溪老师的报告以《从语言“异托邦”看文学审美话语的“暴力”与“逃逸”——以荒诞派戏剧文学现象为例》为题,首先借博尔赫斯荒诞的“动物分类”与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的著作《词与物》引入主题,抛出对荒诞文学特征的阐述。而后讨论荒诞派戏剧语言,通过对经典荒诞剧《秃头歌女》的介绍和片段的观摩,分析了“语言异托邦”现象的类属与特征。又介绍了对荒诞剧传统阐释窠臼中的问题,借此对荒诞剧的理论基础和传统研究的局限性提出疑问。最终将见解和思考同标题“暴力”、“逃逸”二字的解释一并阐发,展现了对此主题的新颖独到研究心得。
两场报告引发了各位参与老师浓厚的兴趣和热烈的讨论,纷纷围绕两个主题积极提出疑问并发表看法,交流各自的阅读经验和感悟体会。(王婉璐)